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野下的黄河“几字弯”区域发展制度创新研究
2024年11月10日
字数:1195

□ 文/董晨雪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求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
黄河“几字弯”,是黄河穿过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5省交界的20个市州组成的“几字弯”,面积约55.7万平方千米,因其形状像一个“几”,所以得名。黄河“几字弯”地形地貌多样,几千年的岁月流转,黄河携带着泥沙不断沉积,使得这片区域形成了肥沃深厚的沉积层,为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同时也造就了独特而多样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生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求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
黄河“几字弯”地区在发展之初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十大孔兑区域,水土流失问题尤为突出,每年有大量沿岸泥沙入黄,危及黄河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但是近年来,在流域水土保持和水库拦沙共同作用下,黄土高原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如今,青海、甘肃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宁夏开展“一河三山”生态保护修复,山西实施汾河中上游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相继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经济林提质增效等工程,河南推进流域内矿山综合整治。黄河“几字弯”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越治越好,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无数的动植物物种在此繁衍生息,其中不乏珍稀物种,它们以独特的方式适应着这片土地。总之,黄河“几字弯”区域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不仅彰显了该地区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懈努力和显著成就,更是深刻地体现了中国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坚定决心以及独到的治理智慧。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与区域政策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和法治保障,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譬如,跨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是黄河“几字弯”的基础制度,也是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举措,虽然提出了多年,但落实不力。由此,“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需的社会变革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并提出系统、完备的制度方案,使生态文明建设与法治建设相互融合,互促共进,其进步性和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的实施,黄河“几字弯”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在具体实践中,“几字弯”区域通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系统工程,大规模绿化、治沙、复垦,不仅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当地居民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