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代表议事平台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白河县人大常委会探索推行人大代表议事会议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2024年11月10日
字数:1808
□ 文/高福宏
近年来,白河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探索推行人大代表议事会议制度,组织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在反映群众呼声、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地方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推动共识在议事中形成、问题在议事中解决、矛盾在议事中化解、和谐在议事中构建、民心在议事中凝聚,形成了同向发力、同题共答的良好格局,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白河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着眼于破解闭会期间代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履职活动不够丰富、联系群众不够紧密等问题,探索推行人大代表议事会议制度,组织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在反映群众呼声、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地方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推动共识在议事中形成、问题在议事中解决、矛盾在议事中化解、和谐在议事中构建、民心在议事中凝聚,形成了同向发力、同题共答的良好格局,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明确议事主体,解决“谁来议”的问题。在充分调研、反复研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人大代表议事会议制度的定位,即在镇党委领导下,由镇人大主席团具体负责,以镇、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主要平台,以各级人大代表、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和群众代表为主体,定期召开议事会议,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议事主体以“3+X”方式组成,“3”为固定成员,即:人大代表联络站所在辖区内的各级人大代表(会议须有辖区人大代表小组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参加方可进行),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和群众代表;“X”为非固定成员,即:与代表议事内容相关的县直部门、镇政府及镇直单位负责人,有关当事人等。
精准选定议题,解决“议什么”的问题。突出问题导向,紧扣镇村区域内的民生实事、基层治理、新民风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具体事项,从“小切口”入手,精选1—3个议事主题,提交代表议事会议讨论,着力破解工作难点和发展难题。一是参与基层决策。村(居)“两委”班子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前,事先在代表议事会议上充分征求意见建议,促使各项决策更加科学民主、体现民意。比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红白事大操大办问题,双丰镇天顺社区代表联络站召开代表议事会议,建议社区居民委员会修订完善《天顺社区推进移风易俗规范婚丧嫁娶事宜居民公约》,并由居委会和人大代表监督执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蔚然成风,得到了社区群众的广泛好评。二是商议民生事项。通过开展议事活动,推动解决涉及人居环境、交通出行、社区治理等方面的民生“微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比如,县人大代表在接待选民时了解到,茅坪镇中心小学上放学期间,因家长接送学生,造成交通拥堵。镇人大主席团召集县镇人大代表、学生家长以及交警、市场监管等镇直部门负责同志,召开代表议事会议,共同商讨解决办法,通过错时放学、倡导家长2公里内步行接送学生、设置交警护学岗、为流动摊贩解决集中经营场地等措施,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三是化解矛盾纠纷。针对基层常见的不赡养老人、邻里纠纷、物业管理、征地拆迁等问题,充分发挥代表联系群众广、群众信任度高、协调能力强的优势,深入做好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的工作,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比如,针对城关镇阳光大厦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纠纷,清风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召开人大代表议事会议,邀请县镇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县物业管理部门和物业公司负责人现场协商,促使业主与物业公司就解除服务合同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物业费收缴、收益收支、物业移交等问题进行了解释说明,得到了业主的认可。
规范运行流程,解决“怎么议”的问题。按照规范运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听、议、办、督、评、晒”六步工作法,打造议事活动闭环体系。“听”,即广泛听取民意。组织人大代表采取进驻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参加调研视察、开展选民大走访活动等形式,多渠道收集意见建议,由代表联络站站长汇总梳理,经镇人大主席团审定、镇党委同意后纳入议事范围。“议”,即集中协商议事。与会人员针对议题充分发表意见,相关县直部门、镇直单位负责人予以答复或解释说明,对实质性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并提出具体
近年来,白河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探索推行人大代表议事会议制度,组织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在反映群众呼声、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地方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推动共识在议事中形成、问题在议事中解决、矛盾在议事中化解、和谐在议事中构建、民心在议事中凝聚,形成了同向发力、同题共答的良好格局,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白河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着眼于破解闭会期间代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履职活动不够丰富、联系群众不够紧密等问题,探索推行人大代表议事会议制度,组织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在反映群众呼声、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地方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推动共识在议事中形成、问题在议事中解决、矛盾在议事中化解、和谐在议事中构建、民心在议事中凝聚,形成了同向发力、同题共答的良好格局,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明确议事主体,解决“谁来议”的问题。在充分调研、反复研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人大代表议事会议制度的定位,即在镇党委领导下,由镇人大主席团具体负责,以镇、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主要平台,以各级人大代表、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和群众代表为主体,定期召开议事会议,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议事主体以“3+X”方式组成,“3”为固定成员,即:人大代表联络站所在辖区内的各级人大代表(会议须有辖区人大代表小组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参加方可进行),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和群众代表;“X”为非固定成员,即:与代表议事内容相关的县直部门、镇政府及镇直单位负责人,有关当事人等。
精准选定议题,解决“议什么”的问题。突出问题导向,紧扣镇村区域内的民生实事、基层治理、新民风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具体事项,从“小切口”入手,精选1—3个议事主题,提交代表议事会议讨论,着力破解工作难点和发展难题。一是参与基层决策。村(居)“两委”班子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前,事先在代表议事会议上充分征求意见建议,促使各项决策更加科学民主、体现民意。比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红白事大操大办问题,双丰镇天顺社区代表联络站召开代表议事会议,建议社区居民委员会修订完善《天顺社区推进移风易俗规范婚丧嫁娶事宜居民公约》,并由居委会和人大代表监督执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蔚然成风,得到了社区群众的广泛好评。二是商议民生事项。通过开展议事活动,推动解决涉及人居环境、交通出行、社区治理等方面的民生“微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比如,县人大代表在接待选民时了解到,茅坪镇中心小学上放学期间,因家长接送学生,造成交通拥堵。镇人大主席团召集县镇人大代表、学生家长以及交警、市场监管等镇直部门负责同志,召开代表议事会议,共同商讨解决办法,通过错时放学、倡导家长2公里内步行接送学生、设置交警护学岗、为流动摊贩解决集中经营场地等措施,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三是化解矛盾纠纷。针对基层常见的不赡养老人、邻里纠纷、物业管理、征地拆迁等问题,充分发挥代表联系群众广、群众信任度高、协调能力强的优势,深入做好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的工作,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比如,针对城关镇阳光大厦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纠纷,清风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召开人大代表议事会议,邀请县镇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县物业管理部门和物业公司负责人现场协商,促使业主与物业公司就解除服务合同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物业费收缴、收益收支、物业移交等问题进行了解释说明,得到了业主的认可。
规范运行流程,解决“怎么议”的问题。按照规范运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听、议、办、督、评、晒”六步工作法,打造议事活动闭环体系。“听”,即广泛听取民意。组织人大代表采取进驻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参加调研视察、开展选民大走访活动等形式,多渠道收集意见建议,由代表联络站站长汇总梳理,经镇人大主席团审定、镇党委同意后纳入议事范围。“议”,即集中协商议事。与会人员针对议题充分发表意见,相关县直部门、镇直单位负责人予以答复或解释说明,对实质性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并提出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