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守好大秦岭护好黑河水

2024年11月10日 字数:1806
发展工作情况。”2023年3月9日召开的周至县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将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作为重要议题进行学习。这次集体学习不仅给“一府一委两院”负责人、常委会组成人员、列席代表、社会公众上了一节普法“公开课”,更重要是引发了对更好保护黄河流域内渭河支流黑河的深度思考,守好黑河水成为周至人的思想共识。仅2023年一年,周至在黑河流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6次,出动网格员实地巡查24864次,发现整改问题433个,确保了黑河入渭口和4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达Ⅱ类标准。
  为进一步推动护水增绿,按照今年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正在筹备黄河保护法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题询问。“黑河是黄河流域内一条重要河流,关系古城西安的饮水安全。问就要聚焦黑河生态环境保护,问到老百姓关心的难点和痛点,真正直奔主题,破解难题,解决问题”。常委会领导对此次专题询问提出明确要求。
  专题询问前,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深度调研,形成了询问方案,反复斟酌后拟定出询问题目,确保专题询问问出群众心声。根据询问方案安排,询问结束后,常委会将列出重点问题清单,明确办理时限。县政府依据人大常委会列出的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拿出整改措施,整改完成后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完成情况。通过“会前调研、现场问答、问题交办、跟踪监督、听取报告”等方式形成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工作闭环。
  在全县河长制建立之初,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就分别担任全县较大河流的河长,定期开展巡河,现场发现解决问题,保障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县人大常委会领导担任河长的田峪河,是黑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水量充沛、水质清澈,近年来吸引了朱鹮、白鹭、斑嘴鸭等国家级珍稀野生鸟类驻足,2023年11月田峪河流域首次发现了天鹅身影。夏秋之交,漫步黑河国家森林公园,空气清新、水光潋滟,一幅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在黑河水畔徐徐展开,让人流连忘返。
  甘甜的黑河水不仅滋养着西安,从2022年起,陕西渭南富平等地也陆续喝上了黑河水。来自第四纪冰川湖泊的黑河,正以博大的胸襟,滋润着关中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代表聚力 助推绿色发展
  2023年9月14日,长期从事猕猴桃种植的陕西省人大代表齐平参加了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活动。这次视察聚焦县委提出的“奋战一三五、振兴金周至”战略目标,围绕主导产业、生态工业、文旅融合,对猕猴桃智慧果园、周塬路、集贤产业园比亚迪汽车零配件、水街烟火巷子等7个项目进行集中视察。
  “这些项目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依托周至良好生态环境发展起来的,游客愿意来周至旅游,骑行周塬路、品尝猕猴桃、逛烟火巷子,说到底看中的还是我们周至山好、水好、生态环境好。”齐平代表说。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县人大常委会都会向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发出保护生态环境倡议书。号召全体人大代表带头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带头守护黑河水清岸绿,共同推动将周至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县人大代表、马召镇安富园社区党支部书记郭仪荣每年都会在社区开展秦岭保护宣传活动,在她的带动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加入到宣传保护秦岭的队伍中。县人大代表、青化镇二庙村党支部书记孙安田依托周至良好生态环境,带领村民扩大猕猴桃种植规模,发展农产品电商,周至猕猴桃通过网络平台走进了千家万户。县人大代表,西部智能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周亮最近忙着为比亚迪汽车招商配套企业,意向合作企业超过30家。县人大代表,水街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齐凌风打造的水街烟火青城项目计划年内运行,先期开业的烟火巷子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打卡点,吸引着五湖四海游客来周至旅游观光。各级人大代表奋战在推动绿色发展第一线,与全县人民群众一起努力找回“金周至”。
  周至人爱秦岭,秦岭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周至人。良好生态给周至带来的后发优势逐渐显现,绿水青山已成为周至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倚仗。2023年全县猕猴桃综合产值81亿元,重点果区人均年收入突破19500元,猕猴桃真正成为了“钱景”无限的“金蛋蛋”。集贤产业园总产值超260亿元,两万周至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去年累计接待游客1770.8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7.35亿元,靠着良好生态环境,周至群众吃上了“旅游饭”,生态“高颜值”和经济“高价值”正在周至双向奔赴。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建平表示,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当好秦岭卫士,继续加强对秦岭、黑河的监督保护力度,全力守住山、护住水、确保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编辑/李程(lcpup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