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工作有活力 人大工作有张力
——西安市人大代表工作发展历程拾萃
2024年11月10日
字数:2098
□文/王文安 安书萍
西安市人大代表工作的创新发展,只是人大制度改革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而一次次代表工作的探索创新,也在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不断赋予根本政治制度新的生机和活力。
自1954年9月第一部宪法颁布,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应经济社会的要求不断完善发展日臻成熟,所具有的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展现和广泛认同,被誉为“中国之制”的伟大创造和“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作为人大工作十几年的亲历者,一路见证了代表工作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亮点频频,硕果累累。徐徐展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西安发展的历史画卷,代表工作就是厚重底色中的最灵动的色彩。
“党委工作重心推进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2005年,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9号文件”),被认为是建国以来党中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件,是当时一个时期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的指导性文献。
为落实中央9号文件关于“支持、规范和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要求,自2005年开始,我所处的代表工作部门紧锣密鼓进行筹划,于当年就开启了市人大代表一年一度的集中培训模式,之后逐渐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初任培训纳入其中,持续为代表履职夯基蓄能。2012年,我们的代表培训工作通过届初制定五年培训规划、开展全覆盖的初任培训、履职培训和专题培训等方式,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逐步解决了代表履职意识不强、不知道如何审议、提出意见建议不高等问题。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的要求。我们积极响应,深入调研辖区长安区、雁塔区首次设立的代表工作室运行情况,指导其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于当年在全市推广建立了代表工作室,至此,代表联系群众的通道由选区代表信箱、选区张贴代表联系信息、选区发放代表联系卡的初阶形式,升级为常态化平台,解决了当时代表闭会期间联系群众无窗口、开展活动无阵地的问题,推动代表更紧密联系群众,为群众解决更多急难愁盼,成为代表履职的有力载体。
之后,针对代表工作室功能定位不够准确、建设标准不统一、开展活动不经常问题、代表参与面不够等问题,我们扎实落实“抓规范,促提升,强巩固”工作部署,对西安市代表工作室的建设进行了两次大的整体升级改造,实现了代表工作室建设标准和规范活动全覆盖、工作室联络、宣传、培训等“五项功能”全覆盖、辖区内五级代表全覆盖,推动代表工作室持续向全覆盖、规范化、精细化迭代升级。
“人大工作的根基在人民依法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
近年来,因城市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大量被征地农民揪心着未来养老问题,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代表工作室在组织代表接待选民时,了解到群众的诉求后,经过多方调研,提交代表建议反映情况,最终推动区政府出台《灞桥区新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及相关配套规定,帮助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周边数千名群众获益。
为切实将接地气、冒热气的基层声音,变成解民忧、暖民心的民生实事,我见证了代表建议督办工作的“层层加码”、一路变迁。
从最初的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专门委员会归口督办、代表工作部门常态督办、“办理前、办理中和办结后同代表三见面”到主任接待代表日加强对承办单位的督办、对代表不满意的办理结果重新交办、重新办理,不断加大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督办力度。尤其在2010年代表法修改后,为了落实代表法关于加强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以及对代表专题调研报告的处理和反馈的要求,探索开展重点建议督办、对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进行表彰,自2013年起组织代表视察建议办理工作,于2018年首次开展代表建议办理专题询问,不断强化对建议承办单位办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同时,更注重制度的刚性约束,2008年制定《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问责办法》,2017年制定《市人大代表就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约见本级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2019年实施《代表建议办理绩效评估暂行办法》,代表建议办理制度逐步规范完善。
目前,创新性举措持续推出,坚持市政府领导领办制度、对重点督办建议和绩效评估扩面增量、组织代表现场进行满意度测评、建立代表提出建议前的沟通协调机制、开展建议办理事项“承诺制+台账制”、利用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开展网上评价、进行滚动办理,这些创新性机制、做法,实现了代表建议办理的闭环管理,解决了代表建议“被满意”问题,办好每一件“送上门的社情民意”得到落实落地。
“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
“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我牢固树立代表意识,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真实反映社情民意,切实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现将近两年的履职情况向大家报告……”2019年11月15日,在西安市新城区第18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上,部分市人大代表向区人大常委会述职。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丰富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我们所在的代表工作部门在总结部分区县、镇街探索开展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工作经验基础上,及时出台《西安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暂行办法》,自2016
西安市人大代表工作的创新发展,只是人大制度改革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而一次次代表工作的探索创新,也在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不断赋予根本政治制度新的生机和活力。
自1954年9月第一部宪法颁布,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应经济社会的要求不断完善发展日臻成熟,所具有的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展现和广泛认同,被誉为“中国之制”的伟大创造和“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作为人大工作十几年的亲历者,一路见证了代表工作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亮点频频,硕果累累。徐徐展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西安发展的历史画卷,代表工作就是厚重底色中的最灵动的色彩。
“党委工作重心推进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2005年,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9号文件”),被认为是建国以来党中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件,是当时一个时期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的指导性文献。
为落实中央9号文件关于“支持、规范和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要求,自2005年开始,我所处的代表工作部门紧锣密鼓进行筹划,于当年就开启了市人大代表一年一度的集中培训模式,之后逐渐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初任培训纳入其中,持续为代表履职夯基蓄能。2012年,我们的代表培训工作通过届初制定五年培训规划、开展全覆盖的初任培训、履职培训和专题培训等方式,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逐步解决了代表履职意识不强、不知道如何审议、提出意见建议不高等问题。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的要求。我们积极响应,深入调研辖区长安区、雁塔区首次设立的代表工作室运行情况,指导其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于当年在全市推广建立了代表工作室,至此,代表联系群众的通道由选区代表信箱、选区张贴代表联系信息、选区发放代表联系卡的初阶形式,升级为常态化平台,解决了当时代表闭会期间联系群众无窗口、开展活动无阵地的问题,推动代表更紧密联系群众,为群众解决更多急难愁盼,成为代表履职的有力载体。
之后,针对代表工作室功能定位不够准确、建设标准不统一、开展活动不经常问题、代表参与面不够等问题,我们扎实落实“抓规范,促提升,强巩固”工作部署,对西安市代表工作室的建设进行了两次大的整体升级改造,实现了代表工作室建设标准和规范活动全覆盖、工作室联络、宣传、培训等“五项功能”全覆盖、辖区内五级代表全覆盖,推动代表工作室持续向全覆盖、规范化、精细化迭代升级。
“人大工作的根基在人民依法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
近年来,因城市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大量被征地农民揪心着未来养老问题,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代表工作室在组织代表接待选民时,了解到群众的诉求后,经过多方调研,提交代表建议反映情况,最终推动区政府出台《灞桥区新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及相关配套规定,帮助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周边数千名群众获益。
为切实将接地气、冒热气的基层声音,变成解民忧、暖民心的民生实事,我见证了代表建议督办工作的“层层加码”、一路变迁。
从最初的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专门委员会归口督办、代表工作部门常态督办、“办理前、办理中和办结后同代表三见面”到主任接待代表日加强对承办单位的督办、对代表不满意的办理结果重新交办、重新办理,不断加大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督办力度。尤其在2010年代表法修改后,为了落实代表法关于加强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以及对代表专题调研报告的处理和反馈的要求,探索开展重点建议督办、对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进行表彰,自2013年起组织代表视察建议办理工作,于2018年首次开展代表建议办理专题询问,不断强化对建议承办单位办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同时,更注重制度的刚性约束,2008年制定《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问责办法》,2017年制定《市人大代表就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约见本级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2019年实施《代表建议办理绩效评估暂行办法》,代表建议办理制度逐步规范完善。
目前,创新性举措持续推出,坚持市政府领导领办制度、对重点督办建议和绩效评估扩面增量、组织代表现场进行满意度测评、建立代表提出建议前的沟通协调机制、开展建议办理事项“承诺制+台账制”、利用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开展网上评价、进行滚动办理,这些创新性机制、做法,实现了代表建议办理的闭环管理,解决了代表建议“被满意”问题,办好每一件“送上门的社情民意”得到落实落地。
“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
“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我牢固树立代表意识,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真实反映社情民意,切实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现将近两年的履职情况向大家报告……”2019年11月15日,在西安市新城区第18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上,部分市人大代表向区人大常委会述职。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丰富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我们所在的代表工作部门在总结部分区县、镇街探索开展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工作经验基础上,及时出台《西安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暂行办法》,自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