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之力筑牢秦岭保护协同之基

2024年11月10日 字数:663
    资料图片

  □文/本刊记者 李程
  召开人大秦岭协同保护工作座谈会,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全国人大环资委指导下的“六省一市”人大秦岭协同保护工作机制正式启动。

  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探索区域协同立法的决策部署,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当好秦岭卫士,在全国人大环资委指导下,10月9日至10日,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等“六省一市”人大在陕西省召开了“六省一市”人大秦岭协同保护工作座谈会。
  经过共同协商,形成并讨论通过了“六省一市”人大秦岭协同保护工作备忘录,着力加强秦岭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合作,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秦岭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地跨豫、鄂、渝、川、陕、甘、青六省一市,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陕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系统治山、条例护山、规划管山、智慧控山,统筹推进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秦岭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82%,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等级面积占比达到99.3%,主要河流优良水体占比超过九成,12个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7个县获“两山”实践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