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促治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4年10月10日 字数:1280
  选贤任能健全乡村人才培育机制
  李安茂说:重点突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定向师范生、全科医生、科技人员三种人才要加大培育及引进的力度。在人才培育引进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乡村振兴的配套措施和政策落实兑现,让三农人才能安心落户在农村。
  范九利说:陕西的高校资源非常丰富,但在乡村人才培养方面缺少联系对接的渠道。建议农业、教育等相关部门制定专门计划,对乡镇干部针对性强化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加强专业培训和学历提升,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李正升说: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夯实乡村振兴工作基础。进一步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助力农民持续致富增收。进一步破解乡村的需求矛盾,增强改建乡村的综合治理。全面评估驻村干部制度,探索实行弹性驻村制度,更好服务和推动乡村振兴。
  仲伟周说:组织部、人社部、编办等部门协调联动招聘公务人员应多从涉农院校考虑,招录一些专科、高职的学生到乡村基层工作。
  徐永胜说:加强政策导向,为更多的青年返乡、回乡搭建制度化的实践体验平台。整合贯通政策,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下沉更多社会资源,加快青年创业在县域的稳步发展。大力培养各类乡村青年人才,积极营造青年人“回得来、留得住、干得久”的良好生态。
  马玉红说:持续推进原有项目的落地落实,巩固就业帮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加大对乡村人才的培养。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的民营企业给予税收等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更好调动引导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

  提质增量推动乡村产业深度发展
  王占峰说:在产业发展方面,省级、市级层面要经常性开展分析研判,帮助农民更好掌握全局信息,给予科学的产业指导。规范农村产权制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村养老事业投入,促进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
  景耀平说:抓好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生产加工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育和引进,推动形成本土人才、引进人才、专业人才共同服务乡村振兴的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优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促进城市的资源要素向农村有序流动,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魏四新说:在推进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上,要从规模化思维向质量化思维转变,持续在设施化、市场化、品牌化上下功夫,通过品质提升打造本地特色现代农业。对脱贫攻坚期的产业项目和衔接期的产业项目再梳理,对发展潜力大的产业项目给予必要帮扶,对难以为继的及时清理。重视农村管理人才梯次培养,重点培养懂市场、会经营,能够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优秀人才。
  惠曙光说:重视乡村融合的发展,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加大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做好县域经济。
  吴巧玲说:加大对非脱贫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利用新一轮编制村庄发展规划机遇,逐步加大对非脱贫村的投入,补齐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中的不足。大力招引乡村振兴人才。在特色产业上加强财政保障。加大力度推进乡村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明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做到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兴业。
  编辑/燕子(hchwyx781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