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逝者”,引来伦理和法律的双重审视
2024年10月10日
字数:633

□文/张纯
可以说,“AI复活亲人”这项新兴技术蕴含的社会价值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也面临着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的双重审视。
“你能想象再次与逝去的亲人对话吗?”近年来,AI“复活”技术引发了广泛关注,它似乎打破了生与死的界限,让人们有机会旧梦重温、亲情再现,与逝者“零距离接触”。
一方面,“AI复活亲人”服务为人们提供了情感慰藉的新途径。另一方面,这一温情脉脉的面纱背后,可能存在着隐私泄露、侵权、诈骗等一系列法律风险。一门以“AI复活亲人”营利的生意,也已初步形成产业链,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深入思考。
可以说,“AI复活亲人”这项新兴技术蕴含的社会价值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也面临着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的双重审视。
逝者归来?AI能“复活”什么
王琴、王霜(化名)姐妹,已步入知天命之年,她们年轻时便远嫁他乡。至亲的离世,错失最后一面的遗憾,成为她们内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痕。
王琴的女儿晓晴(化名)告诉记者,两位老人每每提及父母总是热泪盈眶,愧疚与遗憾之情难以言表,令人十分不忍。就在不久前,晓晴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有商家提供AI“复活”的服务,决定给母亲和小姨一份特殊的“礼物”。
所谓“AI复活”,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逝者的文字描述、图片、视频和声音资料输入AI算法模型,从而模拟生成一个数字形象,拥有逝者的性格、记忆、图像、视频和声音。
在数字“复活”领域工作的张鑫(化名)介绍说,此类产品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视频为媒介,通过逝者的照片和声音,创作生日祝福或精神安慰的视频。另一种是开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