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机制 增强监督韧劲

2024年10月10日 字数:1678
表集中视察等方式持续开展跟踪监督,全力以赴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提速增效,集中力量办成县城实验小学、县城公交等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试点工作经验在全省县乡两级实施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交流推进会上书面交流。按照陕西省委关于县乡两级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意见安排,从2023年下半年起,周至县县镇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全面推行,今年县人代会票决的10项和各镇人代会票决的38项民生实事项目正在有序实施,截止目前,西安至周至旅游公交项目等民生项目已经建成投用。
  加强人大任命干部任后的跟踪监督。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行使选举权、任免权相统一,建立由常委会领导带队,抽调机关工作人员和相关领域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对选举和任命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评议对象所在部门及分管单位,全面客观掌握评议对象的履职情况,为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提供可靠依据。会后,将评议意见以常委会文件形式向县委报告,要求评议对象在规定期限内将评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书面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全面加强对干部履职情况的跟踪监督,切实增强县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
  多措并举 久久为功 确保跟踪监督更有实效
  周至县人大常委会聚焦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重点工作,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促进,强化跟踪监督实效,为推动周至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聚焦乡村振兴开展跟踪监督。常委会把乡村振兴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开展跟踪监督,将乡村振兴促进法作为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深入学习研究,组织学习乡村振兴促进法,作出举全县之力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决议,向“一府一委两院”和各镇街部门印发学习宣传贯彻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通知,专题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乡村振兴工作报告,组织代表对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集中视察,调研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陕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召开“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座谈会,深入到鄠周眉高速黑河大桥项目施工现场、周塬路等点位开展执法检查,向各级人大代表发出保护生态环境倡议书,共同推动乡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凝聚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合力,推进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实现新突破。
  聚焦经济运行开展跟踪监督。常委会坚持市县人大“一盘棋”思想,以“小切口”做好跟踪监督“大文章”,按照市人大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倾听市场主体心声、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主题活动,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走访民营企业22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8个。着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听取和审议县行政审批局局长的述职报告,助力叫响“周到办”政务服务品牌。围绕县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征管工作,开展本届常委会首次专题询问,组织10名人大代表向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面对面提问题、提建议,全面凝聚土地出让工作合力,助推重大项目在周至顺利落地建设。自觉扛起国有资产监督职责,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强预算监督能力建设,创新增设预算联网中心“县镇联网”模块,为镇街民生项目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县预算和国有资产联网监督工作,县预算联网建设工作经验入选全国人大《地方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使用典型案例汇编》,受到省市人大充分肯定。
  聚焦生态环境开展跟踪监督。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组织学习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牢记“国之大者”,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重视环境质量改善工作,连续三年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出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切实解决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加大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力度、形成环境保护工作强大合力等意见建议,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湿地保护“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高地,共同建设生态宜居美丽金周至。
  编辑/李程(lcpup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