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机制 增强监督韧劲
——周至县人大常委会以高质量跟踪监督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年10月10日
字数:1530

□ 文/朱虎涛
周至县人大常委会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正确指导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增强监督韧劲,以高质量跟踪监督推动高质量发展。
周至县人大常委会把跟踪监督作为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促进“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履职,增强监督实效的重要抓手,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紧扣“奋战一三五、振兴金周至”战略目标,精选议题,持续监督,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迈上新台阶。
深入调研 精准选题 确保跟踪监督更加科学
周至县人大常委会聚焦全县发展大局,深入镇村、工业园区、企业开展调查研究,精准选择监督议题,确保监督工作“选的准、跟的住、落的实”。
围绕县委决策部署选题。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换届以来,围绕县十八次党代会和县委全会确定的工作任务,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听取各级人大代表和群众意见,精准选择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城镇建设等监督议题112项,确保人大监督工作始终与党委工作同心同向。
围绕群众普遍关切选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法治政府建设、国有资产管理、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热点问题列入监督议题,在全市率先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跟踪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围绕重点难点工作选题。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一府一委两院”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确定县政府关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县法院民事审判、检察院法律监督等监督议题,确保人大工作始终与全县发展大局同频共振。
把握重点 创新机制 确保跟踪监督更加精准
周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聚焦全县发展大局,打造与县委同向、与政府同力、与人民同心“三同”监督工作品牌,统筹运用执法检查、听取汇报、专题询问、视察调研等监督方式,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强对代表建议办理的跟踪监督。坚持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组织开展常委会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定期走访省市县镇各级人大代表,健全完善及时交办、沟通协调、采纳反馈等工作机制,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的代表建议采取常委会领导包抓、委办主任具体负责的方式进行重点督办,有力促进建议办理工作,代表建议办理质量不断提升,本届人大一次会议收到的55件、二次会议收到的57件代表建议和2022年、2023年开展的9次主任接待代表日收到39件代表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办复率均为100%,推动了群众关切、代表关心、社会关注的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今年县人大三次会议收到的60件代表建议和主任接待代表日收到的20件代表建议已交付承办部门,周至县人大常委会将加大跟踪督办力度,确保代表建议高质量办理。
加强审议意见的跟踪监督。常委会建立审议意见闭环监督机制,制定《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分两批赴全国人大参加培训,切实提升常委会组成人员综合素质,从源头上提升审议意见质量。各相关委办按照职责分工,深入承办单位进行调研,督促“一府一委两院”及其职能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对审议意见进行研究处理,并以书面形式将处理情况报县人大常委会。常委会会议召开前,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汇报,提出整改意见,明确工作要求,各承办单位将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修改完善后提交常委会会议进行审议测评,形成审议监督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切实提高审议意见办理质效。
加强民生实事项目的跟踪监督。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周至县县级和六个镇在西安市率先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通过周密制定试点方案、印发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方案,专题调研项目建设进度,组织市县人大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