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开言路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丹凤县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见成效
2024年10月10日
字数:1770

□ 文/魏学宏 王欢欢
近年来,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正确指导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丹凤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省委、市委《关于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工作意见》要求,采取试点示范,逐步推进的办法,全面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作机制,建成了一批群众关注的民生实事项目,激发了代表履职的活力,调动了基层群众参与决策的积极性,生动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丹凤中学2号教学楼的建成,有效解决了新高考选课走班,教室不够用的现实问题。”丹凤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丹凤县十九届人大代表赵永江,正向视察工作的市县人大代表,介绍丹凤县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情况。像丹凤中学2号教学楼这样事关民生福祉的项目,在丹凤县通过人大代表票决方式,建成的项目已经有42个,广大群众一致认为,丹凤县推行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听了民声,办了实事,暖了民心。
近年来,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正确指导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丹凤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省委、市委《关于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工作意见》要求,采取试点示范,逐步推进的办法,全面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作机制,建成了一批群众关注的民生实事项目,激活了代表履职的活力,调动了基层群众参与决策的积极性,生动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强化党的领导 领航定向建立机制
县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丹凤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部门职责,强化了对票决制工作的领导。县、镇各级党委始终把票决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高度关注、精心组织、周密实施,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协调处置问题,保证各个环节落实到位。县委多次召开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先后印发了《丹凤县县镇两级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和《丹凤县县镇两级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办法》。经过先行试点、探索完善、最终全面推广,科学地将票决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七个环节”,即项目征集初定、项目审议票决、项目监督、评估总结“四个阶段”,从项目征集、初定、审议、票决、实施、监督、评估“七个环节”明确了每个环节实施措施和要求,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环环相扣、便于操作的工作制度,为扎实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坚持政府主体 好中优选建设项目
广开言路征集项目。以各级各类代表家站为依托,坚持问需于民,采取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途径发布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公告,向社会广泛征集项目。所有征集项目,坚持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为主的原则,层层把关,反复遴选、论证,形成有广泛民意基础的候选项目。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以来,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头带领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全县12个镇(办)156个村(社区),开展走访调研,征集项目。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有750多人参与了项目的调研和论证工作,有6300多名城乡群众代表,111名街道议政代表积极参与民生实事的征集,共征集各类民生实施项目423个。均衡统筹筛选项目。及时对征集的项目进行分类、梳理、筛选,结合县上的六个项目谋划专班,对项目进行初筛,选出各类要素保障具有可行性的项目。通过项目筛选,避免了“贪大求洋”的“面子工程”,戒除了“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坚决防止超财力办事,形成新的债务。按照项目涉及面广、覆盖面大、受惠者多等原则,结合项目科学论证,兼顾民生需求和财力,形成候选项目,确保项目能建成、群众能受益。
充分酝酿备选项目。人代会前,政府将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相关资料以书面或者电子版形式送至每位人大代表,各镇人大主席团、各代表联络站结合会前视察调研等形式,让代表提前了解项目情况;人代会期间,将票决候选项目详细资料书面印发给代表,并列为大会议程,让各代表团充分讨论、充分酝酿候选项目,再次进行审议把关;政府领导在人代会上对上年度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完成情况及本年度候选项目等情况进行专题报告,并回答代表的相关问询。
全力以赴建设项目。票决确定项目后,政府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积极落实土地、资金等各类要素保障,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同时将民生实事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倒逼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现场办公会、督查督办会等措施,有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