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茶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汉中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茶产业发展纪实
2024年10月10日
字数:1392

□ 文/潘国宏 祝睿 袁媛
近年来,汉中市人大常委会紧盯茶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人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做文章出实招下功夫,认真履职、勇于创新,汇聚合力、善作善成,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有效促进全市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长远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
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汉中市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群众关切做文章,紧盯茶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人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做文章出实招下功夫,认真履职、勇于创新,汇聚合力、善作善成,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有效促进全市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长远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
聚焦深度调研详细摸清实情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抓住了制约工作的问题这个根本,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牛鼻子。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在监督抓实米袋子菜篮子和校园建设等基础上,重点督抓茶业发展、茶农增收和乡村振兴等工作。组织召开党组会、主任会、常委会等,认真研究部署茶产业发展等监督工作重点任务。
为深入了解全市茶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分析发展中面临困难问题及对策,充分发挥茶产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茶农增收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常委会领导分别带领视察调研组赴镇巴、西乡、勉县、南郑等县区对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视察。实地走访产茶、制茶和销茶等企业,与人大代表、茶农、茶业加工企业、茶叶协会、政府管理部门和单位等面对面召开座谈会,听汇报谈体会做交流,全面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和挑战。全面摸清全市茶产业发展思路、总体布局和现状。组织精干专业小分队深入茶农村组、茶叶职业培训学校和茶业协会等,了解困难问题,客观收集掌握问题情况。
组织召开工委和专门委员会议讨论梳理意见建议。常委会听取市政府关于全市茶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形成针对性审议意见,指出四个方面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提出六个方面意见建议,以会议纪要形式转交政府及相关部门抓好落实。同时,积极建议并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在今年上半年来汉开展陕西省茶产业发展条例立法论证调研,省市人大共同对汉中茶产业发展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茶产业发展有效经验和主要问题、茶产业发展的立法需求等再次进行论证梳理,召开茶产业立法论证座谈会,征求省市代表、茶企负责人及部门单位对茶产业发展立法的意见建议。截至2023年底,全市茶园总面积132.4万亩,茶叶总产量达6.4万吨,综合产值370亿元。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占全省44.3%、50%、40.6%,均列全省第一。
聚焦问题困难深度剖析原因
问题导向是汉中六届人大常委会狠抓监督工作的重要方法。通过组织深度走访视察调研,找出了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原因。
茶园费效比低。当前茶园亩均产量62.3公斤,达全国平均水平68%,亩均产出7000余元,比南方茶区低2000元左右。原因汉中春季绿茶占总产量95%,夏秋茶资源浪费严重。
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空间小。缺乏专项推荐宣传资金,投入少力度小持续性不够,汉中组团参加全国性茶事活动少,举办有影响力的茶叶节庆活动更少。汉中仙毫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名2018年前位居全国前20,2022年22名。品牌管理需加强。少数企业和商户滥用“汉中仙毫”品牌包装和假冒伪劣销售等。全市仅南郑区牟家坝有早茶交易市场。目前汉中茶城仅12家涉茶商户占茶城面积6%。中心城区和县城,特色茶叶街区少,茶社茶馆少,茶叶元素、符号不足,茶文化和茶乡氛围不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