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

2024年10月10日 字数:809
资料图片


   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让人民监督权力”实现了制度设计的初衷。

  7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推动人大监督制度更加丰富完善,更好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制度的笼子管住权力,用法治的缰绳驾驭权力。
  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让人民监督权力”实现了制度设计的初衷。
  保证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
  2018年3月11日下午3时52分,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获得高票表决通过。这是共和国宪法发展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把宪法作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根本法律依据和最高法律规范,坚持遵循规律、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切实担负起保证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的法定职责,推动宪法工作不断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是人大加强宪法监督的重要抓手。
  长期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对所有提请审议的法律案进行合宪性审查,对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中的合宪性、涉宪性问题进行审查研究,推动制定机关纠正不符合宪法规定、原则、精神的规范性文件。
  2017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都听取和审议年度备案审查工作报告,备案审查工作已实现显性化、制度化、常态化。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策部署,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