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2024年10月10日 字数:1693
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
  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从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在中国正式建立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
  70年奋斗征程,70载波澜壮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改革开放以来进行12次乡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11次县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
  国家立法步履坚实,现行有效法律超过300件;
  不断创新方式,依法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
  …………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引领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2021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为名的会议,在党的历史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上都是第一次。
  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阐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明确提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和主要工作,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越是伟大的事业,越需要坚强的掌舵领航。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发展指明方向。
  廓清思想认识,宣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指出“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决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
  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求“各级党委要把人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完善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
  指导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结合地方实际,创造性地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
  …………
  从深入基层立法联系点与社区居民代表亲切交流,到亲手投下北京市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庄严一票,再到全国人代会上同代表们共商国是……习近平总书记既擘画蓝图又亲力亲为,以上率下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引领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中央印发《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提出明确要求……科学指引、深远谋划,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迈上新的高度。
  2021年上半年,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陆续展开。
  西南山区腹地,四川雅安天全县新华乡,工作人员带着流动票箱“上门服务”,方便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选民投票。
  “解放前,哪有我们穷人说话的份儿。共产党让我们百姓真正当家成了主人。”已经参加过10多次人大换届选举投票的百岁老人李朝兰投票后感慨万分。
  选举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强选举全过程监督,坚决查处选举中的不正之风,确保选举工作风清气正,确保选举结果人民满意。
  这次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10亿多选民一人一票,以直接选举方式产生了262万多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目前我国五级人大代表中,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占代表总数的90%以上。
  立治有体,施治有序。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全国人大组织法施行30多年后完成首次修改。
  党中央高度重视这部法律的修改,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相关汇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为做好修法工作、人大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根本遵循。
  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等基础性法律,是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标志。
  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人大会议时间、程序和内容不断优化;合宪性审查和备案审查工作不断加强;基层人大工作有效破解“运行难”“履职难”“活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