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立法取得全方位历史性成就
2024年09月10日
字数:634
□ 文/张维
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我们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道路。在这些变化中,法治扮演着重要角色。就制度建设而言,我国制定修订20多部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等领域;在责任追究上,形成了行政、民事和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这是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与党的根本宗旨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改革,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其中,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突出成就。正如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进入立法力度最大、监管执法尺度最严、法律制度实施效果最为显著的时期。”
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与生态环境保护,从来都紧密相连。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需要在发展中解决,既需要分步骤解决问题,也需要创新发展理念。”曾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的解振华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发展和提出协调经济和环境矛盾的理念,作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
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我们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道路。在这些变化中,法治扮演着重要角色。就制度建设而言,我国制定修订20多部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等领域;在责任追究上,形成了行政、民事和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这是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与党的根本宗旨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改革,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其中,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突出成就。正如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进入立法力度最大、监管执法尺度最严、法律制度实施效果最为显著的时期。”
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与生态环境保护,从来都紧密相连。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需要在发展中解决,既需要分步骤解决问题,也需要创新发展理念。”曾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的解振华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发展和提出协调经济和环境矛盾的理念,作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