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生态旅游名片

2024年06月10日 字数:1322
  突破。对于汉滨来说,全区文化底蕴深厚,原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备文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要遵照“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科学编制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要树立培植“大产业”的发展观念,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充分搞好调查研究和市场预测,把握发展趋势和长远需求科学编制规划。要避免同质竞争、低端发展,坚持分片打造,策划优质“王牌产品”,以瀛湖风光、流水古镇、茨沟红叶、双龙溶洞等优质载体为依托,构筑互为支撑的旅游总体框架,着力凸显点上各有风韵、面上独特风景。同时,要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因素整体规划,做到相互衔接、整体联动。
  坚持“项目引领”,在夯实支点上用实招。要更新旅游发展理念,改变旅游项目开发方式,通过招商、拍卖、租赁、出让等方式,形成多元化投资的格局,破除资金投入难题。广泛开辟各种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省市财政、发改、交通、水利、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支持,做好项目包装申报,整合项目资金,加大重点旅游村镇和景区景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积极开发、设计、制造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精心包装旅游特产,把各种名优特产包装为“汉滨礼物”旅游纪念商品,推向全省乃至全国。
  坚持“品牌引领”,在培育卖点上做文章。要打好“自然山水”牌,紧紧依托穿流而过的汉江、素有“陕西千岛湖”之称的瀛湖和“中国十大最美小镇”流水镇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做好“农家乐”“旅游民宿”特色文章,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一日游”“二日游”短线生态休闲观光游品牌,持续擦亮“山水汉滨幸福安康”的汉滨旅游品牌。要打好“民俗文化”牌,深度挖掘辖区地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丰富景区文化娱乐活动,发展旅游餐饮美食街、商业综合体,推动商旅文娱融合发展。要打好“古色文化”牌,深入挖掘早阳高山村、谭坝镇马河村、叶坪镇桥亭村、双龙镇天宝村等传统村落文化,积极构建秦巴生态、红色文旅、茶旅融合的古村落独特旅游格局。
  坚持“策划引领”,在包装亮点上求实效。要创新营销手段,通过走出去宣传推广、旅游节庆活动、区域旅游合作、媒体网络宣传、主题旅游活动推介等方式,大力宣传“山水汉滨 幸福安康”旅游品牌,做亮“春可踏青采茶、夏可游山亲水、秋赏红叶美果、冬品美食民俗”。要坚持“赏汉江美景、品汉滨美食、听汉调二黄”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一江两岸”、东关传统美食街区提升改造,升华中心城区旅游文化内涵。要强化宣传推广,积极拓展外地客源市场,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宣传,适时发布旅游营销资讯,策划热点事件营销,提升全区旅游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
  坚持“服务引领”,在保障重点上见真章。建立健全假日旅游服务保障指挥部机构机制,完善全区智慧旅游指挥中心建设,打通旅游信息数据壁垒,构建中心城区“四区”及其他县旅游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入境旅游信息实时提醒服务,实现数字化精准旅游目标。建立汉滨区旅游人才智库,选拔一批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旅游经营和管理骨干,加强旅游项目策划包装、营销宣传等人才培育,努力建设一支优质的旅游人才队伍。同时,要注重人才引进,积极引进专业运营团队,提升全区旅游经营管理水平,进而推动汉滨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安康市汉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编辑/李程(lcpup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