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效能监督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4年06月10日
字数:1549
延伸监督触角,让监督汇集民智
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依托,延伸监督触角。建立代表联络站智慧化平台,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作用,通过开展区镇联动监督,延伸监督触角,拓宽监督渠道,及时反映群众呼声,尽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区人大七里街道工委通过人大代表进“网格”,以“微”促“实”惠民生,3个月内为卡斯迪亚南区648户小区业主解决用电烦心事;鑫源街道工委探索建立“民情观察员”制度,以民情观察“小角色”,发挥服务群众“大作用”;东大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不断加强阵地建设,群众微心愿·代表来点亮;老君镇开展人大代表“七进”活动,畅通民情民意表达新渠道;宗营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通过组织代表现场视察提建议,解决了南干渠周边住十多年来违规搭建、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南干渠内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周边生态坏境顽疾,使南干渠旧貌换新颜。
以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为抓手,提升监督广度。围绕“两个高质量”目标,换届以来,对代表提出的320余条建议,加大办理力度,实行承办部门“三见面”机制,并通过电话回访测评、召开专题督办会、听取办理情况报告等方式,形成“初期交办+中期督导+滞后约谈+后期测评+专题报告”的代表建议办理闭环。代表建议全部按期办结,代表反馈满意率98.8%,办理实效持续提升。
以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为重点,强化监督力度。创新运用“1335”工作法,实现区镇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覆盖。对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票决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学校扩容提质工程、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城市基础设施提质工程”等10项区级民生实事项目(共计342个子项目),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对项目实施情况分组调研、集中视察、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在常委会上进行专题询问,最终在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均获得人大代表满意度测评“满意”等次,全区7个镇35项人大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也全部完成。实现了政府决策由“为民做主”变为“由民做主”,人大监督由“事后跟进”变为“全程参与”,切实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实监督文章,让监督惠及民生
完善督办机制。制定《汉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办理实施办法》,制定《汉台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办法》,依法规范监督范围、重点和程序。强化对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交办、督办、信息沟通和结果反馈等程序,提高办理质效。在讨论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时,对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建议,会后形成函件及时送达“一府两院”办理,相关部门按时限要求回复办理情况,做实审议意见办理“后半篇文章”。
坚持结果导向。区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票决制民生实事项目推进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等列入重点督办工作事项,对于涉及全局性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审议意见,深入现场实地监督,全程跟踪督办,确保意见真办理、真落实。同时,在常委会会议上专题听取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形成完整的人大监督闭环。两年来,开展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视察,推动全区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视察,督促区政府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秦创原汉台分中心建成投用;开展城市管理工作视察,推动全区城市治理更加精细高效,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2024年,汉台区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与区委部署同心同向、与政府工作同频共振,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聚焦群众关心关切,重点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非遗保护、食品安全、养老服务、诉源治理、民生实事等重要方面开展人大监督,修订《汉台区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坚持依法审查,推进主动审查,提升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质量,不断增强监督“精度、广度、力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编辑/李卫锋(lwf263@163.com)
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依托,延伸监督触角。建立代表联络站智慧化平台,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作用,通过开展区镇联动监督,延伸监督触角,拓宽监督渠道,及时反映群众呼声,尽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区人大七里街道工委通过人大代表进“网格”,以“微”促“实”惠民生,3个月内为卡斯迪亚南区648户小区业主解决用电烦心事;鑫源街道工委探索建立“民情观察员”制度,以民情观察“小角色”,发挥服务群众“大作用”;东大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不断加强阵地建设,群众微心愿·代表来点亮;老君镇开展人大代表“七进”活动,畅通民情民意表达新渠道;宗营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通过组织代表现场视察提建议,解决了南干渠周边住十多年来违规搭建、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南干渠内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周边生态坏境顽疾,使南干渠旧貌换新颜。
以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为抓手,提升监督广度。围绕“两个高质量”目标,换届以来,对代表提出的320余条建议,加大办理力度,实行承办部门“三见面”机制,并通过电话回访测评、召开专题督办会、听取办理情况报告等方式,形成“初期交办+中期督导+滞后约谈+后期测评+专题报告”的代表建议办理闭环。代表建议全部按期办结,代表反馈满意率98.8%,办理实效持续提升。
以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为重点,强化监督力度。创新运用“1335”工作法,实现区镇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覆盖。对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票决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学校扩容提质工程、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城市基础设施提质工程”等10项区级民生实事项目(共计342个子项目),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对项目实施情况分组调研、集中视察、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在常委会上进行专题询问,最终在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均获得人大代表满意度测评“满意”等次,全区7个镇35项人大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也全部完成。实现了政府决策由“为民做主”变为“由民做主”,人大监督由“事后跟进”变为“全程参与”,切实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实监督文章,让监督惠及民生
完善督办机制。制定《汉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办理实施办法》,制定《汉台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办法》,依法规范监督范围、重点和程序。强化对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交办、督办、信息沟通和结果反馈等程序,提高办理质效。在讨论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时,对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建议,会后形成函件及时送达“一府两院”办理,相关部门按时限要求回复办理情况,做实审议意见办理“后半篇文章”。
坚持结果导向。区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票决制民生实事项目推进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等列入重点督办工作事项,对于涉及全局性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审议意见,深入现场实地监督,全程跟踪督办,确保意见真办理、真落实。同时,在常委会会议上专题听取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形成完整的人大监督闭环。两年来,开展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视察,推动全区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视察,督促区政府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秦创原汉台分中心建成投用;开展城市管理工作视察,推动全区城市治理更加精细高效,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2024年,汉台区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与区委部署同心同向、与政府工作同频共振,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聚焦群众关心关切,重点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非遗保护、食品安全、养老服务、诉源治理、民生实事等重要方面开展人大监督,修订《汉台区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坚持依法审查,推进主动审查,提升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质量,不断增强监督“精度、广度、力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编辑/李卫锋(lwf2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