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备案审查制度透露什么信号?

2024年06月10日 字数:856
    资料图片

  文/刘嫚 程姝雯
  在人大工作中,备案审查被视作中国式民主的宪法监督制度,为确保法治统一、良法善治、维护公民权利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烟花爆竹“禁燃令”松绑,叫停涉嫌犯罪人员亲属“连坐”……近年来,多起备案审查纠错案例不断引发社会关注,作为纠错红头文件、保护公民权利的一把利剑,人大备案审查制度由原来的“鸭子凫水”变得更为显性化和制度化。
  4月1日,备案审查工作座谈会暨备案审查工作培训班在重庆召开,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首次召开全国性的备案审查工作座谈会。
  记者从会上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强化备案审查制度刚性约束,纠正违反宪法法律和上位法的规范性文件。对地方人大推进备案审查,座谈会也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尤其注重回应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落实备案审查工作报告制度、公开报告内容,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等。
  “特殊时刻”,全国人大首次召开的高规格座谈会
  “我在人大系统工作30年,这样高层次召开座谈会来推动备案审查工作还是第一次。”4月1日,全国备案审查工作座谈会暨备案审查工作培训班召开,现场参会的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高协向记者谈到:“听下来很受鼓舞,座谈会对备案审查的推进提出了明确要求。”
  此次座谈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办,全国31省份人大常委会负责人以及法制委、法工委负责人参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座谈会召开的时间节点堪称“特殊时刻”,也让座谈会更具“特殊意义”。
  今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备案审查室成立的第20年。在人大工作中,备案审查被视作中国式民主的宪法监督制度,为确保法治统一、良法善治、维护公民权利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回应社会呼声、纠错红头文件、推进备案审查,200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法规备案审查室,其职责包括:对公民等提出的违宪违法审查建议提出意见;开展法规、司法解释的审查工作;研究法律实施中需要由宪法和法律解释的问题并提出意见等。20年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室“揪住”法规、司法解释中的违法问题,并持续以沟通、专项审查、集中清理等方